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纳溪:汽修老板返乡当支书 带头养鸡鼓百姓钱袋子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5-22

  “王老板,不好意思,这批土鸡还剩下20多只都已经被人全订购了,你只能再等十多天出栏的下一批鸡了。”5月21日一大早,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龙蟠村党支部书记、“纳溪文海生态土鸡专合社”理事长李文海就接到来自泸州“王五土鸡馆”老板的电话后,不无遗憾地说。

图1:李文海(左)在给工人讲解土鸡养殖知识.jpg

李文海(左)在给工人讲解土鸡养殖知识

  李文海身为村党支部书记,但自2012年放弃开办了十多年的汽修厂返乡担任村副支书后,他在做好村上工作的同时,为兴业富民,李文海瞄准龙蟠村地处岩区且高达80%的森林覆盖率,毅然流转竹林200余亩,牵头组建文海生态土鸡养殖专合社,带领全村百姓走上了林下养殖生态鸡的致富路。

  如今,历经十多年的发展,龙蟠村每年出栏的5万只土鸡给村民带来250余万元的纯利,人均养鸡收入达到1000元,龙蟠村当仁不让成为了纳溪区名振一方的“生态土鸡村”。

放弃做老板 返乡当村官带头养鸡

  龙蟠村地处纳溪城郊,是新乐镇唯一岩区村,林多地少,以竹林为主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2012年,在外从事汽修并已开办汽修厂已15年的李文海在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正位的多次邀请下,回乡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我当初之所以放弃自己的汽修厂返乡,并不是因为那顶‘官帽’,而是全村几千亩的竹林,林下养鸡不失为一条增收新路。”李文海说,当时纳溪区出台政策扶持林下鸡养殖,但村民大多缺乏技术,他带头养鸡就是为全村发展生态鸡养殖探路。

图2:李文海(右)上门指导专合社员养鸡.JPG

李文海(右)上门指导专合社员养鸡

  于是,当年5月,李文海就将自家并流转了村民80亩共计200余亩竹林并完善相应养殖设施后,首批购买了4000余只土鸡苗投入在林中散养,开启竹林生态鸡养殖之路。

  隔行如隔山。深知创业不易的李文海虽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林下鸡的防疫工作,但由于养殖技术不过硬,一场禽流感让他的土鸡损失惨重,首批4000只几乎都交了“学费”。

  之后,不甘失败李文海狠钻养鸡技术,先后前往泸州周边养殖场取长补短,遇到不懂的问题第一时间打电话向专家和养鸡能手求教。短短三个月,他就从“门外汉”变为“土专家”。在养殖第二批1万只土鸡时,出栏率就高达95%。

组建专合社 带领村民抱团养生态鸡

  “李书记,我这两天有3斤多重的鸡咋精神不振,也不吃食,麻烦你下班帮我带点药来看一下。”“好,我中午下班就过来……”如今每天,2020年就已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文海除了处理村务,他还身兼纳溪文海生态土鸡专合社理事长和技术员两个头衔,每天都颇为忙碌。“我虽然忙些,但看到一个个村民加入专合社养鸡后钱袋子越来越鼓涨了,心头也颇感欣慰。”李文海欣喜地说。

图3:李文海给客人介绍如何识别土鸡.jpg

李文海给客人介绍如何识别土鸡

  在龙蟠村,家家户户都有散养土鸡的传统,但村民养鸡数量顶多就是10只8只,都是满足自家食用。究其原因,就是不懂饲养技术而不敢扩大养殖规模。李文海开启林下规模养鸡且每只鸡都能卖上100多元后,很多村民羡慕不已,纷纷前来向他“取经”。看到一个个村民都有养鸡增收的欲望,作为一个村干部的文海就在纳溪区农业农村局和供销社的支持下,及时组建了“纳溪文海生态土鸡李专合社”,吸引全村130多个村民参加,辐射带动400多户村民扩大养鸡规模。

  李文海介绍,对入社村民,专合社除了技术全程护航外,为了让一个个村民都能养上“放心鸡”,人人都能稳增收,专合社都是将土鸡苗育至1斤后,按成本价提供给村民饲养6个月后再统一价格回收。因这些鸡都是在林中吃粮食、虫子和青草,肉质鲜美深受市民青睐,尽管一年下来专合社要出栏5万只,每斤价格都是在25—30元之间,但这些年全是商家或市民上山来林中点买,一只5斤重的生态土鸡就要卖上120—150元。除去养殖成本,平均每只获利都有50元。一年下来,专合社出栏的5万只生态土鸡,就要给村民带来25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达到1000元。

图4:李文海介绍放养的林下鸡.jpg

李文海介绍放养的林下鸡

  “今年,专合社还要专门发展蛋鸡养殖,延伸生态土鸡增收链条,让龙蟠村既是纳溪区的生态土鸡基地,也是生态鸡蛋产地。” 李文海自信满满地表示。(周超文 刘晓梅 文/图)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