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西南医大附院尹崇光:小型“移动医院”的领队 年过5旬仍要走在队员前面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9-18

“作为一名领队,既然我把队员们带出来了,就一定要平安、健康地带回去。这次抗震救灾任务圆满完成,趁着这几天正好在家好好休息,陪陪家人,调整下自己。”9月17日,尹崇光正在居家隔离,持续9天的震区医学应急救援工作告一段落。

nEO_IMG_1.jpg

谈起医学应急救援工作,尹崇光回想,据2013年担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应急办主任及担任该院承建的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至今,已经快10年了,目前也是该院应急办主任。

他说:“这支队伍是2009年组建的,那会儿应急救援队队员不足20人,能带走的应急医疗物资也有限。现在不一样了,从队伍建设来说,救援队目前有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中医院及泸州市CDC应急队员共120名,专业包括人体‘从头到脚’的治疗以及防疫工作,结合川南实际,还额外增加了血管外科、烧伤科、麻醉科、药剂科、水电工等相关专业人员。从应急医疗保障物资来说,称得上是‘巨变’,每位队员有一套携行应急背囊,标配是30斤,里面装有头盔、个人帐篷等,整支救援队除了常规的应急医疗用品,还有便携式B超机、便携式心电图机、便携式呼吸机等。同过去相比,整支队伍更完整、更专业化、机动性更强。”

nEO_IMG_2.jpg

平日里,紧急医学救援队应急箱里的医疗物资由该院的急诊部和药剂科在管理。据尹崇光介绍,急诊部负责硬件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药剂科负责药剂、液体等的管理和更新,遇上突发情况,在1个小时内,就能调动好所有医疗物资,整装出发。

此次驰援雅安市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共出动了30名队员,由于现在正处于特殊时期,还配备了6名院感专家;出动5辆车,每辆车的装备箱均塞满了医疗物资。值得一提的是,这30名队员还包括包括了水电工、安保等人员,主要负责后勤工作,一线队员只用专职做救援。从现场就地治疗到 转运集中治疗,贯穿成一条“流水线”,用尹崇光的话说:“目前这支紧急医疗救援队伍,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移动’医院。”

nEO_IMG_3.jpg

尹崇光表示,从得到要前去支援的消息开始,精神就开始紧绷起来,救护车前排共三个位置,通常他坐在右方。前往灾区的交通道路,情况复杂多变,车辆行驶时有一定间距,需配合前进。驾驶员关注左侧的路面情况,中间的位置就要往前方最远处看,看山体是否起烟,右方则关注右侧路面情况和山体情况。“如果山体在冒烟,证明前方山体正在滑坡,等到听见落石的响动声时,说明危险离我们已经很近了。”尹崇光说,“途中,还要不断与指挥部联系对接,随时关注一线情况,并获悉一线的医疗救援需求是啥。”

到了灾区,第一件事就是快速建立好自己的大本营,尹崇光表示,往往大本营搭建在集中安置点附近,安顿好队员后,经过当地指挥部的调动,将会立即分出一支队伍组成前哨点,往更中心的地方前进,搭建临时救治点。也就是说,每次出动,至少要“兵分两路”。

nEO_IMG_4.jpg

紧急医疗救援队伍里的队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尹崇光作为该救援队领队,对于队伍建设要求十分严格。据他介绍,这支队伍是有梯次的,分为应急队队长、骨干队员、精英队员、应急队员和补充队员。成为紧急救援队的一员之前,要进行一轮技能摸排,如是否会驾驶船舶、是否会游泳等,精通哪门医学学科,并且均要建立个人台账。

救援队通常面临的都是极限环境,要有过人的身体素养,每名队员都将经过高原拉练训练、水域救援训练等,每年至少开展2次训练,训练时间不低于8天。今年6月,就开展了一次高原拉练训练。

nEO_IMG_5.jpg

nEO_IMG_6.jpg

nEO_IMG_7.jpg

据尹崇光介绍,紧急医疗救援队队员在不断更新,目前已退出的队员随时能组建成一支具有机动性的专家队伍,碰上需要蹲点治疗转诊的情况,就要出动。

今年,尹崇光在灾区度过了51岁生日,说起应急医疗救援工作,语气里仍然充满能量。“日常训练是少不了的,体力定然赶不上年轻人,但作为一名领队,要走在队员的前面,不能懈怠,要用经验对现场进行预判,尽最大的努力保障队员的安全,完成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尹崇光说。

(来源:西南医大附院)

编辑:邱果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