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媒体采风∣十万酱缸十万兵,百年老号永兴诚!

头条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6-23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01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211_副本.jpg

  著名酱油品牌“五比一”得名于什么?10万口酱缸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晒足180天”就成为有的酱油产品高调宣传的广告词,而“五比一”酱油却要日晒夜露整整3年、1000多天?……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356_副本.jpg

采访3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253_副本.jpg

  6月21日,夏至。带着满腹疑问,顶着炎炎夏日,一众省、市、县和社会媒体走进泸州市合江县永兴诚酱油文化博览园,仔细察看,用心聆听,一通汗水下来,大家不仅解开了心中谜团,更是被“十万酱缸十万兵”的宏大场面深深震撼,对“非遗酱油五比一,百年老号永兴诚”由衷叹服。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02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31438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03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31649_副本.jpg

  四川合江县永兴诚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始创于1918年,是专门从事传统酱油酿造的百年老店,其“五比一”酱油广为人知。在位于合江县大桥镇的永兴诚酱油文化博览园,满山的酱油晒露缸整齐排列,工人正在进行制作酱醪、翻晒等手工操作。从一粒大豆到“五比一”酱油,揭示了非遗的秘密。

厂长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04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12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134_副本.jpg

  在晒场上,“五比一”酱油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德平介绍,“五比一”酱油得名于“以五斤酱醪抽取一斤酱油”的传统工艺。“五比一”酱油要经过9道核心工序才能酿成。这些工序包括:筛选原料、浸泡、蒸焖、冷却摊晾、拌和接种、制酱黄、制酱醪、抽取酱油、原油陈酿。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306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3930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002_副本.jpg

采访1_副本.jpg

  据四川合江县永兴诚酿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红介绍,“五比一”酱油只用大豆、面粉、水、食盐四种原料,经过3年时间的日晒夜露,最后经过原油陈酿而成,具有棕红锃亮、粘稠适度、酱味绵长、醇正柔和、挂碗留香的特点。所以,好酱油是晒出来的!永兴诚酱油文化博览园有10万口酱油晒露缸,成为中国最大的传统酱油酿造基地,一年就需要大豆2000多吨以及面粉、酱缸盖等,再通过土地流转、帮助就业等,可以带动群众年增收3000万元左右。

采访2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22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349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243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31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300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338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24233_副本.jpg

  早在2011年,“五比一”酱油酿造技艺就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四川合江县永兴诚酿造有限责任公司被命名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发展基地”。永兴诚酱油文化博览园目前是国家3A级景区,明年要争取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通过传统技艺与“历史文化、现代科技、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更好地传承非遗。(李家平 游孟轩/文图)


编辑:马骁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