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解放战争时期, 隆昌人民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6-13

隆昌县人民的反饥饿斗争

1947年5月,由于物价暴涨,地主、奸商操纵市场,抬高物价,不少粮商又将粮食大量外运,致使隆昌县境内粮食供应更加紧张,甚至出现无米上市的局面,激起了隆昌全县民众的强烈愤慨。愤怒的民众数次在隆昌县东门外至矮子坡之间拦车哄抢外运大米用以自救。

1947年6月26日,1000余人到国民党隆昌县政府要求市场卖米,国民党政府隆昌县当局不答复,愤怒的群众捣毁了县政府门窗和办公用具,国民党隆昌县当局指使警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多人受伤,1名无辜小贩被当场打死,后被扣上“共匪”暴乱的罪名,妄图掩盖国民党隆昌县政府公然杀害群众的罪行。共产党员钟泰西等人揭露国民党开枪镇压群众的暴行,使隆昌县广大人民群众认清了国民党反人民的本质。

隆昌县龙市乡是全县有名的产粮区,从I945年开始,龙市乡公所每年动员各保捐出粮食集中起来储存,用于发生灾荒时救济灾民,捐的粮食称为“济仓谷”。

1947年上半年,隆昌县龙市乡春荒连着夏荒,货币贬值,米价猛涨,甚至无米出售,致使饥民日益增多,当地群众纷纷向龙市乡公所要求将“济仓谷”拿出来接济贫苦饥民。但国民党龙市区分部书记、乡长薛东云却声称“济仓谷”早就救济饥民用完了。

龙市乡进步青年廖新联合老同学薛国授对“济仓谷”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薛东云在这两年内勾结粮商,暗自把“济仓谷”运往内江县椑木镇、内江县城区等地盗卖殆尽,中饱私囊了。

在钟泰西等人发动下,龙市区一批进步青年在廖新起草的控诉书上签名,投寄《隆昌人报》并刊出,揭露了薛东云贪污盗卖“济仓谷”的罪恶行径。廖新等人又将这期报纸用红笔加框,张贴在龙市袍哥总码头——鼎和宫(今龙市镇和平街102号)门口,于是舆论哗然,群情愤怒。

薛东云不愿束手就擒,与国民党龙市区分部委员、乡民代表会主席代述之密谋反扑。他首先以廖新等人诬告罪名投书《隆昌人报》,并请求国民党隆昌县政府按名拘讯。接着,又以宗族名义,在龙市区薛家祠堂开大会,用族规、家法整治薛国授,企图使薛国授低头就范。

针对这个情况,廖新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首先由廖新投书报社,列举有关事实进行揭露、驳斥,以正视听。同时,薛国授出席了龙市区薛家祠堂大会,慷慨激昂地向到会的宗族老少痛斥薛东云等人搞阴谋、耍无赖的卑鄙勾当。接着廖新等人又分别在茶馆、酒肆,通过摆龙门阵的方式进行揭露,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薛东云被迫辞职,廖新等人发动饥民进行的“济仓谷”斗争取得了胜利。

隆昌县学校师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准备内战,根本不管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全省学校教师薪金低,只够个人生活,无法维持全家生计,而且常常领不到薪金。

1945年秋,隆昌县800多名小学教师开展反饥饿的斗争,罢课一个星期,并向全省各地散发罢课宣言,得到许多地方教师组织的支持,迫使国民党隆昌县县长杨思慈答应教师们的要求,发放了应该发给教师的薪金,隆昌县小学教师罢课斗争取得了胜利。

1946年,中共隆昌县乡师校党小组在师生中组织“读书会”学习进步书籍,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但是“读书会”很快被国民党三青团控制的乡师校禁止。乡师校党小组很快又组织了秘密读书小组,取名海燕社,后创办《海雁》壁报。

海燕社和《海雁》壁报宣传革命道理、反对内战,影响不断扩大。由于秘密工作做得好,国民党三青团抓不到秘密党小组的把柄,就百般对海燕社学生骨干进行迫害打击。

1946年秋,隆昌县乡师校三青团吴宗和就以该社学生饶趣下河洗澡违反校规之名开除了他的学籍,妄图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事后,乡师校的进步学生唐定章、许祖辉、刘久、代天松、张先三等海燕社成员多次向吴宗和提出质问,据理斗争,要求恢复饶趣的学籍,但遭到蛮横拒绝。

饶趣被开除后,更激发了海燕社成员的斗志,坚持出刊《海雁》壁报,继续投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1947年上学期还办了思想性、时代性很强、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民歌民谣》专刊,办报坚持到1948年海燕社的同学毕业时才停止。海燕社的同学对隆昌县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949年下半年,隆昌县乡师校的斗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共产党员张志卿在进步学生中组织了几个秘密读书会,用革命思想充实学生的头脑。到1949年10月,乡师校读书活动达到了高潮,参与学生达100余人,为革命培养了新生力量。解放后,乡师校读书会的青年学生绝大部分成为了新生人民政权的骨干力量。

隆昌县夏风学会的建立及活动

1946年7月,新民主主义青年社成员薛运怀从重庆回到家乡隆昌县龙市乡,动员好友廖新在龙市乡一带团结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开展社会调查,向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廖新随即找到老同学薛国授商量,分别联络一些进步青年,通过散步、摆龙门阵、打篮球、打桥牌等活动方式增进友谊、加深了解,逐步摆谈形势,进而借阅进步文艺书刊,使一大批青年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愿望更加强烈。

1948年夏,薛运怀以“以文会友”为名组织秘密读书会,团结进步青年。7月20日,薛运怀等人请龙市小学(今龙市镇中心学校)校长薛运芬到隆华茶园(位于鼎和宫隔壁,今龙市镇和平街104号至106号),研究确定了组织名称为“夏风学会”。

夏风学会正式成立后,经常在民众教育馆(今复生公园复生楼)组织学习,组织成员秘密阅读了《中华民族运动解放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书籍,并办有壁报。夏风学会的壁报开设有时事、消息、时事述评、地方新闻、学习心得、文艺园地等专栏。由于壁报办得生动活泼,内容爱憎分明,时代感强,在龙市社会上和青年中产了较大的影响。

1949年6月,薛运怀与临工委取得联系后被发展为共产党员,薛运怀组织夏风学会成员进一步秘密学习《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党章》等,激发大家的革命斗志,为迎接隆昌解放做准备。夏风学会成员积极团结进步青年和教师,先后向程志均、薛国儒、钟定英、林世辅等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讲解革命道理,使他们后来走上了革命道路。

隆昌县渔会的建立及活动

解放前,隆昌县从事渔业生产的专业和半专业性质渔民有200多人,渔船60艘。渔民们经常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不仅捕鱼河面受到限制,警察还要从中分成,渔民们争取捕鱼自由的愿望强烈。

1948年暑假,民盟成员、四川大学学生黄承勋回到隆昌,将渔民组织起来,成立隆昌县渔会,得到了四川省政府批准。

隆昌县渔会吸收会员120余人,下设旱网、老鸹、水獭、夹船四个组。渔会成员到胡家、响石、石鹅、石燕桥等河面捕鱼,冲破了恶霸势力对河流的割据。在隆昌城区的渔会成员集体抵制了城内警察估吃霸赊、欺压渔民的行为,维护了渔民的合法权益。

1949年2月,渔会开办了信用合作社,设立储蓄部,为生活困难的渔民提供低息贷款,解决其实际困难。

1949年8月,中共隆昌临委批准黄承勋加入中国共产党,渔会在临县委领导下开展活动。11月下旬至12月初,渔会公开成立了有30余人的渔民武装,积极迎接隆昌解放,并与附近几个保的武装达成联防协议,稳住地方势力。(来源: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舒启元/文)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