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围观】2名尿毒症嬢嬢,都患上这个并发症,咋整!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6-12

  患有尿毒症的邓嬢嬢今年55岁,已经规律血液透析5年了。近日邓嬢嬢在家中突然发现动静脉内瘘震颤消失了,想起医生的叮嘱,邓嬢嬢赶紧前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肾病科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入院后,肾病科医生为邓嬢嬢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经皮左上肢动静脉造瘘后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触及动静脉内瘘震颤良好,当天下午顺利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

微信图片_20240612092144.jpg

  与邓嬢嬢一样,62岁的杨阿姨也患有尿毒症,已经确诊6年多了,目前在长期规律血液透析治疗。近2年,杨阿姨发现右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鼓起了“大包”,并且“大包”有增大的趋势。

  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肾病科检查后,周鹏程医生发现杨阿姨右上肢的“大包”是内瘘血管的瘤样扩张,瘤样扩张表面皮肤菲薄,存在破裂风险。于是为患者实施了“上肢人工动静脉瘘切除重造术”,术后患者“大包”明显缩小。

微信图片_20240612092148.jpg

  杜小梅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肾病科主治医师,擅长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以及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临时导管、长期导管及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建立与维护。

  城北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水井沟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内瘘为什么会有震颤?

  做过内瘘手术的透析患者,都会遇到一个特殊现象——将手指放在内瘘处,可以触及到一阵阵的震颤感。这个现象在其他人群中是没有的。

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因为内瘘是通过人工手术人为地改变了血管的形态结构,所以动脉内的血液和静脉内的血液混合在一起,由于压力的不同,所以在内瘘处交互混合的时候,就会产生震颤。

  对于血透患者而言,震颤的存在,可以证实内瘘的功能良好,反之如果震颤消失了,那就是内瘘堵塞、血栓形成后导致动脉血不和静脉血发生混合了。

  所以,震颤是血透患者每天检查内瘘正常不正常重要的标志。

微信图片_20240612092159.gif

  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患者最重要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透析龄的延长,许多患者会出现内瘘狭窄、内瘘血栓形成、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等并发症。

  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是目前处理内瘘狭窄、内瘘血栓形成最常用的技术。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无需DSA引导,不使用造影剂,避免了X线及造影剂对患者的影响,且术后当天患者便可使用内瘘透析,有利于保护血管、避免了中心静脉插管,延长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内瘘血管瘤样扩张也是动静脉内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过大的瘤样扩张存在破裂风险,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如果内瘘血管出现了“大包”,并且存在增大趋势,也应及时就诊。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