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0-08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2023年10月8日寒露已到。寒露寒露,遍地冷露这个时节,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医学指导:针灸·推拿·康复科 陈贵全教授
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中医药急救先进个人,中西结合主任医师,外国留学生导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骨与软组织肿瘤、老年性骨病、创伤骨折、儿童骨折、股骨头坏死、褥疮溃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脊髓损伤、骨关节损伤、中风偏瘫、脑瘫、颅脑损伤康复等疾病,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三步疗法——保守、微创、手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类风湿及骨关节炎、肌痉挛。
今日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是一个反应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表示秋季时节趋于结束,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的到来,自然界中阴阳之气转变更加明显,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人体生理活动要适应这种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饮食上应注意养阴润燥、润肺生津,避免因气温下降和空气逐渐干燥引发疾病。
起居养生
早睡晚起,抵御寒冷
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温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气温下降要及时增添衣物,摄入足够的食物,提高抗寒防病能力。
门窗留隙,流通空气
因气候寒冷,人们常在睡觉时紧闭门窗,导致空气不流通,易患感冒、咽炎等。建议睡觉时保留一定缝隙,保持空气流通。
勿盖重棉被,不要蒙头睡
厚重的被子会增加胸部的压力,影响正常呼吸,减少肺部的呼吸量,不仅影响睡眠,而且容易伤害呼吸道。可选用保暖松软的羽绒被等。
而蒙头睡容易导致头晕、胸闷、乏力、精神不振等,因此不提倡。
穴位养生
涌泉穴
位置:脚掌上三分之一正中位置的凹陷处。
功效:温肾补阳
方法:每日晚上热水泡完脚后,用左手的大拇指点按右脚涌泉穴约100次,左侧亦然。
气海穴
位置:肚脐中间往下约两个横指头处。
功效:强壮体质
方法:将艾柱置于气海穴上,以有温热感为度,每次5-7壮,也可以采用艾条灸的方法,每次10-20分钟;还可以每天按揉此穴,以有酸胀感为宜。
饮食养生
少食生冷,多喝粥汤
近期气温快速下降,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造成腹痛腹泻等。在制作食物时尽量多采用炖、煮、蒸等烹调方式,多喝粥汤。
多吃蔬果,预防干燥
气候干燥容易出现便秘,应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蔬菜可选择萝卜、大白菜、山药、莲藕、香菇、娃娃菜等,水果可选择苹果、梨、香蕉、柚子、柑橘等。
注重营养,合理补充蛋白质
鸭肉性凉味甘,可以清热去火,利水消肿,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B族,还有钙铁磷等矿物质。
玉竹、百合、莲子都能养阴生津、除烦止渴,杭白菊具有清肝明目、清心火的功效,这一类药材配合鸭肉制作美食很适合这个节气食用。
寒露食疗方
清肝养心老鸭汤
原料:老鸭肉100g、玉竹10g、百合10g、莲子10g、桂圆5g、杭白菊5克、枸杞子5g、生姜3片。
操作:鸭肉去皮和脂肪,药膳食材泡洗,隔水炖煮(1000毫升水)一个小时,盐少许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 清心安神
适宜人群:心肝火旺者,见舌红、无苔或少苔、大便干硬、心烦易怒、睡眠不佳者。
茶饮方
菊花茶
秋天气候干燥,难免会眼干眼涩,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降血脂降胆固醇的作用,还可以放入适量的枸杞,菊花枸杞茶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的作用。
决明子茶
决明子茶可以清肝明目,有利通便,对于秋季干燥引起的便秘有一定的作用。
针灸·推拿·康复科
针灸·推拿·康复科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特色治疗,积极开展针刺、艾灸、推拿、气功点穴、整脊、短杠杆微调、中药外敷等传统康复手段,同时开展现代康复治疗,如小针刀、物理仪器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吞咽疗法、关节松动、偏瘫肢体训练、截瘫康复训练等。以中医正脊、小针刀、火疗、火针、穴位埋线、头皮针、定点注射等方法作为科室特色,治疗除中风、颈腰椎病、骨关节疾病、面瘫、带状疱疹等常见病以外,还擅长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如失眠、胃痞、泄泻等以及妇科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开展小儿推拿、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徒手整复、耳石症手法复位、针灸美容、针灸孕前调理、产后调理、亚健康调理、儿童康复、心肺康复、支具矫形制作等。
治疗区、住院部地址:第二住院大楼5、7楼
咨询电话:0830-2522923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