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你的手麻?一剪没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2-16

37岁的曾女士,长期从事手工工作,半年前左手突然出现疼痛麻木,渐渐的手部活动也开始受限,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经多种保守治疗方案,未见明显好转。

1.jpg

手部突然出现的疾患让她焦虑不安,日常工作全靠手部操作,如果手部功能不能恢复正常,今后工作可怎么办?

曾女士在多方咨询下,来到西南医大附院骨与关节外科就诊,向飞帆主治医师在经过神经传导、肌电图等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神经性疾患后,最终曾女士确诊为:腕管综合征。

在骨与关节外科主任李忠教授与副主任阳运康教授的指导下,向飞帆决定为曾女士行单通道腕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

术中,通过自制的保护套管,仅在1cm的切口处,在保护正中神经前提下,向飞帆运用腕关节镜为患者行腕横韧带松解术。镜下显示患者左侧腕横韧带增粗明显,在关节镜下精准操作,从腕关节通道将腕横韧带充分松解,仅十分钟手术就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手部麻木、疼痛症状很快得到了改善。

2.jpg

手术切口情况

科普时刻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之一,其病理基础是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保守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首选保守治疗(包括支具固定、局部理疗、局部封闭治疗等)。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反复发作的患者,或发生拇指肌肉萎缩的患者。

① 传统手术:切口范围长,创伤大。切口位于手掌,术后患者因干活时手掌处疤痕刺激而引起柱状区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② 小切口手术:视野较为局限,不能完全探查腕管内部结构,可能导致术中松解不彻底,且手掌切口不能避免,仍可发生柱状区疼痛。

3.jpg

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切口(源于网络)

③ 腕关节镜手术:

双通道腕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需在掌心及腕部各开一个微创通道,术后患者仍可能发生掌心切口处疼痛。

单通道腕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借助腕关节镜,术中全程观察到腕横韧带及正中神经,精准松解腕横韧带,安全性高,术后快速康复。切口位于手腕的腕横纹处,避免术后手掌柱状区疼痛的发生。

专家介绍

4.jpg

李忠

教授、医学博士、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主任,第十七党支部书记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主要从事运动损伤和骨关节损伤修复与重建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曾多次到国际著名医院交流学习,熟练掌握了本专业的临床操作技能,并熟悉本专业领域内技术新进展,在髋、膝及肩关节置换;保髋及保膝治疗;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等运动损伤;关节肿痛、关节活动障碍和骨折、关节镜微创治疗运动损伤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快速功能康复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5.jpg

阳运康

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骨与关节外科副主任

创伤(上肢)医疗组组长

主要从事上肢创伤、手显微修复与功能重建。从事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曾公派赴德国进修创伤骨科,在解放军86医院、上海华山医院进修显微及手外科,也到意大利、土耳其等多地学习;已发表SCI论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三十余篇,主持省部级、厅市级科研课题7项,结题5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6.jpg

向飞帆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承担骨关节临床、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研究方向为周围神经的损伤与修复,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论文8篇,主持市、院级科研课题2项。擅长复杂手外伤的修复与功能重建、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四肢复杂骨折的微创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等。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文/ 向飞帆 )

编辑:肖昂

1609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