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扩散】今天起,23点前要睡觉,不然……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2-22

  冬至的到来,也是数九寒天的开始。冬至,是数九“一九”第一天。从冬至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生,阴气渐收,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生阴消的过渡时期。此时应该如何养生?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525.jpg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530.jpg

  杨洋

  老年病科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西医内科学教研室秘书,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委会秘书。擅长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痴呆等老年内科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应,因此养生应当顺应天地阴阳之气升降、沉浮。此时节养生,当以滋阴、藏阳为重。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535.jpg

  起居调养

  防寒

  冬至之后天气极寒,除了衣着保暖,防止阳气外泄,还要多出门晒晒太阳,补充阳气。

  睡好觉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每天在23点前睡觉,颐养肝血。

  少运动

 冬至后阳气始萌,万物始成,不可动泄,是天地人体积蓄精气,养育阳气的时机,不宜过度运动。

  泡脚

  身冷脚下寒,而冬至寒气通于肾,每晚睡前泡泡脚,搓搓脚底板,不仅滋肾阴还温肾阳。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541.jpg

饮食调养

  冬至时节,脾胃蠕动慢,忌暴饮暴食;吃多了,易损耗阳气,饮食以健运脾胃为主。脾胃属土,此时节可多吃一些地下生长的食物,如萝卜、花生……可补益中气、兼助阳气生发。

  冬至饮食养生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

  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多饮豆浆,多吃萝卜、花生、山药、青菜、豆腐、木耳、番茄、藕、白菜等。

艾灸穴位推荐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546.png

  命门穴

  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为人体生命之门。艾灸命门穴,可借助冬至阳气升发之势,依靠艾灸的助阳功能,对各脏腑有温煦、激发、推动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551.png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骨连线下端的中点,是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位之一。艾灸此穴能温胃补阳,调理气血。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556.png

  神阙穴

  位于脐中,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温通经络。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601.png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艾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驱邪防病的效果。

  明天就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三九贴和三九灸“一九”时间,欢迎前来咨询。

老年病科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606.jpg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610.png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614.png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618.jpg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623.png

微信图片_20231222095628.jpg

  老年病科是本地区最早从事老年疾病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康复的综合性临床学科。针对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疾病易复发的特点,科室积极建设发展老年重症;老年呼吸;老年心脑血管;老年糖尿病四个亚专业组。科室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种手段诊治老年慢阻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糖尿病、老年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症、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失眠、呼吸康复与睡眠、老年精神障碍、消化功能紊乱等,疗效显著。对肿瘤等慢病晚期的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对疑难危急重症的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参蛤益肺胶囊作为科室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受患者好评。科室开展老年综合评估、老年多学科示范病房、老年慢病管理、记忆门诊、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等前沿特色诊疗,同时还开展针灸、中药浴足、中药熏洗、穴位敷贴、中药灌肠、脑电生理治疗、亚低温治疗、空气压力波、危急重症监护、无创及有创呼吸支持、CVP监测等多种优势诊疗技术。

  住院部地址:第二住院大楼17楼

  咨询电话: 0830-2583126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