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30
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上推荐评议活动,经过群众推荐、集中展示评议等环节,确定10位优秀医务人员为2025年3月月度人物: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郭声敏成功当选!祝贺!
护理科研与教学成果丰硕
郭声敏以临床护理问题为抓手,积极开展护理研究34载。带领团队连续四年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前百强,2023年位列第20名,近5年位列第25名;2024年中国大学护理学专业软科排名第48名。带领骨干团队多次立项国自然和国社科。主持国家、省部和市厅级科研课题/项目18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9项,科研成果各级获科技进步奖7次,其中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省医学会和省护理学会各1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10余篇、北核和科核2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教材9部;撰写专家共识和指南3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3项。
作为护理硕士生导师,郭声敏培养了近20名护理研究生,专科护士近300名,承担了研究生、本科、专科生等多层次理论教学。作为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她深知健康知识普及对全民健康的重要意义。她作为四川省公卫护理专委会主委,带领团队建立南丁格尔志愿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服务队,深入社区、工地、学校开展系列健康科普活动,提高了公众慢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普及了创伤现场救治和社区急救技能等,为近2万人次群众提供科普服务,将健康知识和护理技能送到了公众身边,受到好评。
扎根深度贫困地区助脱贫
郭声敏作为一名党员,也是全国康复护理委员和省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她把贫困地区患者照护能力提升为己任,连续3年在中国西部深度贫困地区(西昌市及普格县)发挥护理专家作用,推广脑卒中护理关键技术、管路固定技术、PICC维护技术以及护理管理经验;指当地医院参加市护理学会技能比赛首次获得二等奖;为当地医院连续培养专科护士近10名,实现医院护理人才的突破,为深度贫困地区智力 “造血”。同时建立区域护理医联体,建立了长期帮扶关系,重点是针对艾滋病防治和结核病的防控方面,广泛社区宣传和讲解,增加结核患者随访的依从性和艾滋病患者规范服药率稳步提升。
延伸护理服务受好评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郭声敏与团队一起搭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云平台,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老年护理能力。借助省教科卫的“五一”创新工作室,累计服务约2000人次,促进社区老人的居家照护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3%和再入院率15%。
对于社区中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居家照护难度大,郭声敏带领团队建立上门护理帮扶群,带领护理专家定期上门进行功能训练、更换尿管、心理支持(志愿者)、截瘫行走器佩戴训练、压力性损伤创面处理,让近200名脊髓损伤患者获益,其中70%家庭保持完整、再次创业和重返工作岗位患者40%,减轻了社会负担。
多年致力于脑卒中患者的多维症状管理,建立脑卒中护理关键技术9项,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关键技术推广到10家基层单位及社区,提升了区域内脑卒中患者护理服务水平,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突发性灾难面前担重任
郭声敏积极参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和天然气爆炸、蘑菇中毒等突发灾难的救治,主动积极争取,作为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带领护理人员积极投身于救治工作中,全程深入一线指导和救治,并探索出一套应急状态下人力资源和生命支持设备调配方案,确保临床救治的及时性和科学性,患者救治效果显著,管理成效卓越。她不计个人得失、勇担重任,诠释了白衣天使的使命和责任,赢得广泛好评。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卫国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