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29
4月27日,记者从泸县文物保护中心了解到,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截至4月25日,泸县新发现三座龙桥,分别为老房子桥、永定桥、桃子凼桥。
泸县拥有众多造型精美、历史悠久的龙桥,它们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展现了泸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承。泸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杨宇宏介绍,泸县龙桥已考的最早建造时间在北宋治平年间,尤以明代洪武、嘉靖、万历和清代康熙、乾隆、嘉庆等社会稳定,政治、经济、文化较为繁荣昌盛时期为盛,在民国时期乃至现代,建桥雕龙的习俗仍在延续。2013年3月,泸县龙桥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新发现的三座龙桥都是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接到群众线索到现场后,经实地考证勘察后确认的。
01 老房子桥
老房子桥位于泸县海潮镇,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7.12米、桥面宽0.92米。
每孔桥面用整块石板搭接而成,两个桥墩上各有一尊龙形雕刻。两个龙头雕刻突额突鼻突目,微露牙舌,短髯飘动;龙尾平盘。龙首嘴部、龙目略有缺损,龙尾完整。该桥整体结构稳定,保存较为完整。
02 永定桥
永定桥位于泸县兆雅镇,桥梁呈东北-西南走向,建造年代为清代。该桥为石质平板梁桥,五墩四孔,从西南向东北第二、第三桥墩各雕刻有一尊龙形圆雕,龙头直伸,龙尾叠缩,龙首雕刻上唇部分缺失,雕刻手法细腻生动。
每孔桥面最初用整块石板搭接,后维修用由两块石板并列铺成。桥下为东南-西北流向的新桥河小溪流,桥梁两端有碎石板拼接的小路连接;原石质修桥碑现已倒塌损毁,当地居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西南端桥台上修建一小庙,庙内保存有原属桥碑的石质观音菩萨和动物、花卉雕刻原件。该桥结构较稳定,保存状况一般。
03 桃子凼桥
桃子凼桥位于泸县百和镇,大致呈南—北走向,位于陆溪河边,建于清代,为石质平板梁桥,2墩3孔。桥长7.95米、宽0.78米、桥面板厚0.26米。
自北向南第一墩雕刻一龙头,保存完好。自北向南第二墩处原有一龙头,2024年因当地修建水渠需要,龙头所在位置无法施工,故将龙头压于渠墙条石之下。该梁桥对研究当地的历史、交通、民俗、经济状况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来源:泸州融媒)
编辑:卫国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