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10-12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加快,如何调动农村党员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破解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组织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激发农村党员在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提能释能,泸县太伏镇探索实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为乡村振兴筑牢红色堡垒。
推行“设岗定责”,让每名党员发挥“独特功能”
“村两委发现我在优质柑橘种植方面发展比较好,给我授予了‘种植示范岗’,虽然感觉肩膀上的担子重了,但是有村上的支持,我的发展信心也更足了。”太伏镇王湾村的年轻党员李映均说,他从学校毕业后就返乡发展柑橘种植业,并加入王湾村龙马祠专合社学习新技术、研究新品种,建设优质柑橘产业园,设置“种植示范岗”后,李映均开始定期通过“龙城乡村振兴党员教育课堂”向周边党员群众传授柑橘种植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定期组织群众到果园开展实地农技培训,帮助周边群众提升科学种植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各类党员的“独特优势”,太伏镇开展了充分摸排调研,将农村党员分为外出务工、在家从业、村社干部、年老困难党员等四大类,并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设置“劳务服务岗、种植示范岗、政策宣传岗、民情收集岗、矛盾纠纷调解岗、新风倡导岗、安全巡逻岗、公开监督岗、生态保护岗、爱心义工岗”等10类党员示范岗,实施岗位“清单制”管理,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三项清单”,有针对性地调动各类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主力军。
同时,太伏镇积极开展“三培双带”活动,先后带领120余名有创业潜力的党员到叙永、眉山等地观摩学习,培育成为家庭能人;培养4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等家庭能人党员成为村后备干部。依托水稻制种基地、优质柑橘基地、枳壳枳实基地、家庭农场等平台,设置党员种植示范区35个,定期开办“农民夜校”“乡村振兴实践课堂”“远程教育课堂”等“线上+线下”培训,全面提升全镇农村党员的理论和技能水平。
亮晒“先锋指数”,让每名党员担任“形象大使”
“我要带头做好政策宣传,将好事做实,将实事做好。”太伏镇王湾村党员胡洪群在支部党员大会上承诺到,被设置为“政策宣传岗”后,胡洪群成了“榜上有名”的宣传能手,每个季度的“先锋指数”排行榜上都有她的名字,“好政策出来了,就应该让大家都知道,我作为一名党员,也有义务让群众正确了解政策。”
为了有效激励党员设岗后干事创业的激情,太伏镇开展“先锋指数”亮晒活动,将每名党员月、季度表现情况向全体党员群众公示,让每名党员都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形象大使”。同时,推行“量化指数、考核评定、动态管理”制度,制定“先锋指数”考核方案,采取“平时记录、季度公示、年底核定”的方式,对各类党员进行积分评定,将评议结果将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的主要依据,对发挥作用好、表现突出的示范区、示范岗党员评选为“共产党员先锋户”,并推荐为村“两委”后备干部。
“自从‘先锋指数排行榜’公示以来,每到更新那天,周边的党员群众都会来看看,很多党员都很受鼓舞,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村上的发展。”王湾村党委书记先开权说到。
探索“双向服务”,让每名党员成为“家庭成员”
“他们(村两委干部)每个月都来我家里,跟我讲这个月又开了啥子会,有啥子新政策,我就在家里就晓得这些政策了。”太伏镇王湾村82岁高龄党员贾方田说到,他因年纪大行动不便,村两委就每个月定期上门传达“三会一课”内容,关心他身体健康状况,陪他聊聊天。
太伏镇有效结合网格化治理方式,组建20支村级党员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定期上门送教、定期免费体检“三个定期”关心关怀年老体弱党员,激活老弱困难党员战斗力;在各村网点建立“党员中心户+老弱困难党员”的“1+N”结对帮扶机制,开展“一月一走”活动,帮助解决老弱困难党员实际问题,实现党员服务党员,切实增强老弱困难党员幸福感。同时,全面摸排统计“党龄满十”老党员,定期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初心,激发老党员“老带新、做表率”的激情,充分发挥余热,实现年轻党员服务年老党员、年老党员带动年轻党员的“双向提升”。
“通过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类管理、设岗定责,提升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也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挥出个人优势和特长,解决了农村党员管理难、教育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为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的力量。”太伏镇党委书记刘静说到。(文/穆玉强 胡锡清 图/李清波)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