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27
话题#21岁女生下腹疼痛确诊胃癌晚期#登上热搜!
据报道,一位21岁女生突然腹痛,起初以为是胃胀没有在意,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胃癌晚期。
该女生自述:当时感觉非常不可置信,现在正在接受化疗。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定期体检!
20岁出头得上胃癌是否极为罕见?其实已经未必!
医生表示,烧烤或烟熏等强致癌物摄入过多,致癌物在体内通过时间的积累,到最后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肿瘤实际上就是一种“基因病”,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致癌物、生物因素、一些病毒等等,刺激细胞中的基因发生了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细胞发生变异。一旦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地清除这些变异细胞,就形成了肿瘤。
医学指导
赵龙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脾胃·风湿免疫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慢性腹泻、顽固性便秘、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胰腺炎等消化内科疾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痛风等风湿免疫疾病。能熟练完成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为什么年纪轻轻会得胃癌?医生总结这几条!
胃癌是种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癌症,长期处在高压环境下,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长期熬夜都是诱发胃癌的“元凶”。不难发现,年轻的胃癌患者普遍有这些问题:
1. 不良饮食习惯,爱吃烧烤
在临床中,发现30岁到40岁的胃癌患者中,过半的人都爱吃烧烤或麻辣烫。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容易产生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类物质,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原。
除了烧烤,高盐饮食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世卫组织规定的是,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为6克,超过了这个量,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长此以往,也容易诱发胃癌。
2. 不重视体检,有病忍一忍
早期胃癌的症状非常隐匿,很容易被忽视。比如很多年轻人不把胃痛当回事,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早餐没空吃、午餐凑合吃、晚餐应酬吃、宵夜地摊吃。”这样生活的年轻人,若常有胀气、泛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要当心,这也许不是消化不良或胃炎,而是胃癌信号。不少年轻胃癌患者由于就诊晚,检查时已到中晚期。
如果一旦发现胃部不舒服,消化不良,突然胃胀,上腹部不舒服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3. 压抑焦虑,不良情绪影响
研究表明,胃癌、肝癌甚至颅内恶性肿瘤等,与易怒、“小心眼”、过度压抑自己情绪有关。保持愉悦心态,尝试用语言缓解情绪,尝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防癌“良方”。
4. 习惯熬夜,透支身体
熬夜会使胃得不到必要休息,胃黏膜自我修复与保护能力减弱,致使胃部抵抗力下降,一旦遇到刺激与损伤,便很难康复;当精神压力过大、身体过于疲劳时,胃部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
5.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跟胃病直接相关。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大量研究证据显示,肠型胃癌(占胃癌大多数)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险因素。
预防胃癌,"4多3少"指什么?
01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来源,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胃癌。主要是因为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益成分,对促进肠道蠕动、增强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应等有帮助,从而降低患胃癌的风险。建议每天摄入500克以上的新鲜蔬菜水果,尽量多选择不同的蔬菜水果,以充分摄取各种营养素。
02 多吃全谷类食物
在燕麦、玉米、糙米等全谷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经常食用有助于降低患胃癌的风险。相比之下,精制谷物,比如白米、白面等,则含有较高的糖分和较低的膳食纤维,容易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建议每天摄入适量的全谷类食物,如早餐可选择吃燕麦粥或者玉米粥等,主食可选择吃糙米饭或者全麦面包等。
03 多吃发酵食品
在酸奶、泡菜以及酱油等常见的发酵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乳酸和益生菌成分,摄入这类食品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失衡、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减少发生胃癌的概率。
建议每天适量摄入发酵食品,但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发酵食品。
04 多进行运动
多进行散步、跑步、骑单车、游泳或者打球等运动,有利于放松身心,保持健康体重,从而预防胃癌的发生。
01 少吃腌制食品
在咸鱼、腌菜、腊肉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容易引发胃部炎症反应和癌变。此外,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还可能转化成亚硝胺等致癌物质,进一步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所以平时少吃或者直接不吃腌制食品,尽量选择新鲜、未经过加工的食品为好。
02 少吃高脂肪食品
有些人酷爱肥肉、奶油、炸鸡等食品,却不知它们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热量,易引发体重增加的问题,进而导致胃癌的发生率变高。高脂肪食品还会促进肠道内有害菌群的生长繁殖,进一步加剧肠道炎症反应和癌变。
建议日常生活中减少或者避免食用高脂肪食品,选择脂肪、热量含量较低的食品。
03 少抽烟喝酒
抽烟喝酒属于不良习惯,容易刺激机体,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因此,少抽烟喝酒也是预防胃癌的措施。
预防胃癌也要从饮食方面入手做到以上4多3少同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有效地降低患胃癌的风险维持身体健康。
此外,医生还建议:
学会舒缓压力,合理作息,不要随便熬夜,多交朋友,多活动,适当放松自己;
三餐定时定量,不吃垃圾食品,吃早餐少吃夜宵;
戒烟限酒;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食物;多吃新鲜蔬果;
及时检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重视胃镜检查,出现胃部不适,要到规范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拒绝医生建议的胃镜检查,这是发现早期胃癌得金标准!
查出幽门螺杆菌不治疗有什么影响?会得胃癌吗?
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治疗已有成熟的治疗手段,治疗成功概率可达到或超过90%,成年人治疗后基本不会再被感染。如果感染后不治疗,可能会有以下2个影响:
1. 增加慢性胃病,甚至胃癌风险
幽门螺杆菌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的致癌物,感染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如果不杀菌,在长期感染伤害下,有可能诱发胃癌。研究显示,携带幽门螺杆菌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是未携带者的6倍;相比之下,杀菌可降低68%胃癌发生风险。
2. 感染身边人,尤其是孩子
孩子因为免疫力低,最容易被细菌感染定植。有研究显示,大部分人的幽门螺杆菌都是在幼儿时期被身边人感染的。家庭成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性高出9倍。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但不能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发展为胃癌。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
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
5%~10%会发生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
1%会发生胃部恶性肿瘤
多数感染者无症状,也没有并发症,但大多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由于幽门螺杆菌不会自行消除,因此需要进行正规诊治。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