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5-20
“太神奇了,原来巨大血管瘤不用 ‘开大刀’切除也能治疗,我这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太感谢你们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胆胰外科病房内,被巨大肝血管瘤困扰已久的周女士激动地对医生说道。
29岁的周女士体检时发现有巨大肝血管瘤,瘤体竟有柚子般大小,宛如一颗“定时炸弹”在她的肝脏中潜伏。随后她了解到肝胆胰外科陆昌友教授团队成功救治过类似案例,便来到了肝胆胰外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肝胆胰外科团队详细为周女士进行了检查,经讨论一致认为:巨大的肝血管瘤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如胃、肠道、胆管)或肝内血管,引发腹痛、腹胀、黄疸、门静脉高压、消化不良等症状,甚至导致肝功能异常;在外力撞击、剧烈运动等情况下,血管瘤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腹腔内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肝胆胰外科团队建议周女士切除肿瘤,并介绍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案,同时向其展示了成功救治的类似案例,周女士欣然接受治疗方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肝胆胰外科医生团队及时为周女士实施了腹腔镜下肝血管瘤手术切除治疗,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7天周女士基本恢复,14天顺利康复出院。
陆昌友
教授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主任
擅长诊治肝癌、肝血管瘤、肝内外胆管结石、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重症胰腺炎等肝胆胰外科复杂疑难病症。率先开展单孔腹腔镜肝切除、胆囊切除术等多种手术。擅长全腹腔镜下(精准解剖性肝切除、胆管癌及胆囊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高难度微创手术。
肝血管瘤是一种由肝脏内动静脉血管畸形形成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或血管迂回扩张形成,内部呈现海绵状结构并充满血液。症状通常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相关,大部分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体检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
肝血管瘤临床表现
1.无症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通过体检(如超声、CT)偶然发现。
2.压迫症状:肿瘤增大可压迫胃、肠道或胆管,导致腹痛、腹胀、黄疸、消化不良等。
3.破裂风险:位于肝脏边缘或体积巨大的血管瘤可能因外力撞击或剧烈运动破裂,引发急性腹痛、休克甚至死亡。
肝血管瘤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肝血管瘤治疗原则
1.观察随访:无症状且直径<5cm的血管瘤建议定期复查(每6-12个月一次)。
2.积极干预:若肿瘤直径>5cm、位于肝脏边缘、短期内快速增大或出现症状,需通过以下方式治疗:
(1)手术切除:首选方案,适用于可完整切除的肿瘤。
(2)介入栓塞:通过阻断瘤体血供使其缩小,适用于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